焦點 >

        6月底或迎來第二波疫情高峰!專家:感染次數越多,后遺癥風險越高

        時間:2023-05-24 15:37:35       來源:騰訊新聞

        2023年5月22日,在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預測顯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發生在6月底,5月底波峰約4000萬/周,6月底波峰約6500萬/周。不過他還提醒到,這是基于模型計算預測的,也“可能不準”。

        自5月以來,身邊越來越多人“二陽”,不少人開始擔心,反復感染新冠病毒,會不會帶來長期的身體和心理影響?

        近日,中科院院士高福在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上指出,“感染次數越多,后遺癥風險越高,這是有臨床數據的,所以病人該診斷要診斷,該用藥要用藥。”


        (資料圖)

        長新冠或影響10%~20%感染者!

        “長新冠”(Long COVID-19),即新冠后遺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在感染新冠病毒的3個月后還有癥狀,至少持續2個月,且沒有其他的明顯誘因。

        長新冠的常見癥狀包括:疲勞、腦霧、呼吸困難和記憶力減退等。這些癥狀可能在從急性新冠發作初步恢復后出現,或在最初新冠感染后持續存在。

        世衛組織指出,無論性別、年齡或最初新冠感染的嚴重程度如何,任何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出現長新冠,約10%~20%的新冠患者在感染后會出現持續癥狀

        據美疾控中心介紹,研究表明,一些人群可能更易受到長新冠的影響,如在感染新冠前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在感染新冠期間或之后出現多系統炎癥綜合征的人。

        二次感染會增加長新冠風險嗎?

        有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的次數越多,累積的健康風險就越大。甚至在再次感染六個月后,患上心臟病、肺部問題、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疾病的超額風險仍然較高。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St. Louis)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Ziyad Al-Aly表示,如果第一次感染時未患長新冠,二次感染后依然有可能中招。

        不過,也有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最新數據顯示,長新冠的風險隨著感染次數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成人在第一次感染后有4%的風險發展為長新冠,再次感染后風險則降至2.4%。兒童和年輕人首次感染后罹患長新冠的風險為1%,下降不明顯。

        2023年4月17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余祖江、茍建軍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的研究,闡明了長新冠后遺癥與菌群紊亂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口腔和腸道菌群紊亂,且在核酸轉陰后長期紊亂;并提示靶向調節真菌微生態或可改善COVID-19預后、促進免疫恢復、預防再感染。

        長新冠需重視,疫苗接種助防護

        “長新冠”對于個體健康和公衛負擔的影響均不容忽視,但我們也無需過分焦慮恐慌。在二陽高峰來臨之際,抵御新冠病毒及其后遺癥的有效方法,仍然是做好口罩防護,積極接種疫苗。

        未來如何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表示,還是要靠疫苗,研發出真正有效的預防性疫苗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目前發現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強,以往的疫苗對它效果不好,我們要盡快研發針對XBB毒株的疫苗,對老年人、腫瘤病人盡快接種,這才是當務之急。”

        世界衛生組織(WHO)咨詢小組在5月18日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2023年5月22日,在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已經有2種針對XBB的疫苗被初步批準,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準。

        二陽風險有多大?重點人群要注意個人防護

        據中國疾控中心周報,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如果本身免疫力較弱,那么可能距離前一次感染不到6個月,就會有“二陽”的風險。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目前,預防工作應重視既往未感染過的人群,特別是沒有打過疫苗、有基礎疾病的高齡老人等。建議高風險人群要始終注意個人防護,盡可能避免感染。

        這類人群一旦出現感冒、發熱癥狀,應及時篩查,確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時間就醫。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及時氧療,對于降低重癥風險十分重要。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也表示,根據臨床觀察,二次感染的人群總體比第一次感染表現的癥狀要輕,主要表現為發熱、喉嚨痛。

        總體來看,這一階段新冠疫情出現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較低。雖然“陽了”不再令人生畏,但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后新冠時期,既需要個人堅持做好健康防護,也仰賴持續推進的疫苗和藥物研發工作,不“恐冠”也不“輕冠”,才是我們從容應對病毒及長新冠的底氣。

        關鍵詞: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国产一区国产亚洲|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