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80多年前,以八路軍三五九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在困境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樹立了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旗幟,在南泥灣創造了令人贊嘆的偉大奇跡。他們把這里變成“陜北的好江南”,也把南泥灣精神,烙印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之上。
昔日墾荒處,今朝沃野平疇,綠意盎然。當地不斷推動紅色旅游、研學培訓、現代農業等產業的創新發展與深度融合,南泥灣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一隅(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游客在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內參觀(7月29日攝)。
游客在南泥灣大生產紀念廣場的雕塑前合影(7月29日攝)。
游客在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內參觀(7月29日攝)。
這是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內的雕塑作品(7月29日攝)。
這是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7月29日攝)。
這是南泥灣千畝稻田一隅(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一隅(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7月29日攝)。
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7月29日攝)。
小學生研學團在南泥灣千畝稻田景觀前駐足觀賞(7月29日攝)。
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一隅(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這是南泥灣千畝稻田景色(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