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6日,在美聯儲率先“擰緊”水龍頭后,英國央行跟隨美聯儲同步“轉鷹”,當日選擇加息15個基點,這是英國央行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首次上調利率。
雖然美聯儲、英國央行均在加息路徑上有所行動,但一些新興市場央行選擇靜觀其變。業內預期,明年全球央行政策基調是逐步向常態回歸,但整體上各國仍將避免過快收緊央行政策沖擊經濟復蘇與金融市場穩定。
英國央行率先加息
超出市場預期,英國央行成為疫情后首個加息的全球主要央行。
在英國通脹數據創下近10年新高且經濟穩步復蘇之際,英國央行選擇將基準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0.25%,并將資產購買總規模維持在8950億英鎊不變,維持企業債購債規模在200億英鎊不變。
通脹成為英國央行加息的推動因素。該央行表示,有跡象表明英國國內物價仍在持續上漲,英國通脹率可能在明年4月份達到6%左右的峰值。
英國央行稱,為了可持續地實現英國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一定程度上溫和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是必要的。此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英國1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創近10年新高,遠高于該央行2%的政策目標。
“各國央行政策都在艱難平衡經濟復蘇與通脹壓力,部分經濟體通脹壓力持續增大,這部分經濟體央行偏向于鷹派。”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11月,英國央行意外沒有加息。彼時,許多分析師曾預期,經濟數據表明英國經濟形勢已具備開始收緊政策的條件。不過,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出現及其在英國的迅速蔓延,市場變得難以預測英國央行的決策。此前,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英國央行12月會維持0.1%利率不變。
利率決議落地后,貨幣市場預計英國央行明年2月將加息近15個基點,2022年全年加息高達88個基點。
歐洲央行維持鴿派
相較英國央行和美聯儲,歐洲央行要鴿派得多。
當日,緊隨著英國央行的發布,歐洲央行也發布了利率決議: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即主要再融資利率為0%不變,存款機制利率為-0.5%不變,邊際借貸利率為0.25%不變。
歐洲央行表示,鑒于目前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需要保持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選擇性,要在中期內將通脹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仍需要寬松貨幣政策。
在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方面,歐央行表示,將以比上一季度較低的速度購買,時間將至少持續到2022年3月。除此之外,歐央行準備將PEPP再投資延長到至少2024年底。
歐洲央行決定從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將依據資產購買計劃每月購債400億歐元,明年第三季度開始將依據資產購買計劃每月購債300億歐元,此前為每月200億歐元。歐洲央行計劃從明年10月份起,維持每月購債200億歐元。
再融資操作方面,歐洲央行將第三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優惠利率將持續至2022年6月,并將繼續監控銀行的融資條件,并確保到期的TLTRO作不會妨礙其貨幣政策的順利傳導。
印度蘇伊士財富管理首席投資長Manuel表示,預計歐洲央行和美聯儲之間的分歧將在2022年擴大。
貨幣市場加大了對歐洲央行加息的押注,目前預計歐洲央行將在2022年12月加息15個基點,此前預期為加息8個基點。
新興市場國家央行選擇靜觀其變
美聯儲加息并未動搖新興市場國家央行的政策立場。
印尼央行16日宣布維持7天期逆回購利率在3.50%不變,以支持印尼經濟發展。印尼央行行長佩里·瓦吉約稱注意到美聯儲的行動和影響,但這并不會影響印尼的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預計印尼將在明年開始收緊過剩流動性。菲律賓央行當日也將關鍵利率維持在2%不變,土耳其央行則選擇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100個基點至14%。
“部分新興經濟國家貨幣政策與美聯儲出現分歧,主要是美聯儲政策正常化對全球金融環境的緊縮效應尚未顯現。”周茂華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目前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疫情擴散、經濟衰退等壓力,這部分經濟體政策重心偏向于刺激內需。
周茂華預計,明年全球央行政策基調是逐步向常態回歸,主要原因是全球疫苗接種在持續推廣,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逐步減弱,各國逐步退出特殊時期的非常規政策,以緩解通脹壓力及防范經濟結構失衡與潛在系統性風險。但整體上,明年各國仍將避免過快收緊央行政策沖擊經濟復蘇與金融市場穩定。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