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國際油價一改往日強勢,具體來看,WTI和布倫特原油期價分別失守于90美元/桶、100美元/桶關口。多位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市場對美遏制通脹的擔憂,致使需求端再度疲軟,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短期企穩,國際油價在雙重利空基本面打壓下,紛紛跌破主要關口位支撐,預計短期將以區間震蕩為主。
在國際油價疲軟態勢下,國內原油期價也有所走低。雖然此前與外盤走勢呈現分化態勢,但在此輪回調中,內外盤價差有了明顯收緊趨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WTI原油期價跌至近半年前水平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呈現沖高回落態勢。以WTI原油期價為例,自年初70美元/桶關口上方一直攀升至115.4美元/桶高點,不過,自6月份后便接連下挫。近日,WTI原油期貨主力10月份合約更是跌破90美元/桶關口支撐位,這也是近半年前的水平。
方正中期期貨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員隋曉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油價短線走低,一方面源于宏觀層面的利空影響,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加速加息預期有所增強,疊加經濟數據走弱,未來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進一步壓力,這將對石油消費形成負面沖擊;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局勢緩和,這預示著石油供給端并未造成影響,國際油價迅速回吐此前漲幅。
中衍期貨投資咨詢部研究員王瑩告訴記者,國際油價遭遇重創,主要原因在于幾方面:一是近日美聯儲會議強調抑制通脹的決心,不惜通過打壓需求和忍受失業率上升等,也要堅決遏制通脹,這意味著未來經濟復蘇還將舉步維艱,大宗商品應聲回落;二是海外主要石油供應端相對寬松;三是今年旺季去庫存速度有所減緩,尤其是亞洲市場的去庫存情況,需求有所下滑。
與此同時,布倫特原油也與WTI原油走勢相呼應。9月2日截至記者發稿,WTI原油10月份合約報收于88.0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主力11月份合約報收于93.8美元/桶,跌幅為1.13%,失守于100美元/桶支撐位。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能源高級分析師安紫薇告訴記者,本周以來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緣于需求邊際轉弱預期被反復交易。“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兩個月海外市場消費表現疲軟,傳統旺季并未提振美國汽油消費,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同時,受海外市場高通脹持續影響,汽油裂解價差維持弱勢。”“原油市場目前正處于需求轉弱與供應收緊預期反復博弈階段,暫時缺乏明確方向性指引,預計價格以區間震蕩為主。”
內外盤聯動下滑
此前,亞洲原油市場由于期現貨升貼水不斷上調,導致中東至亞洲市場的原油出口下降,國內原油期價與國際價格很長一段時間呈現走勢背離狀態,從而導致內外盤價差持續擴大。不過,在此輪國際油價回調中,內盤原油期價也跟隨下跌,截至9月2日盤終,上期能源原油期貨主力合約2210已失守700元人民幣/桶關口,報收于695.4元人民幣/桶,跌幅為1.52%。
在隋曉影看來,前期內外盤原油價格走勢分化,主要源于國內原油定價、倉單、運費、匯率等因素影響,但近期國內原油走勢與國際市場聯動性有所增強,內外原油價差有所回歸。他說,外盤原油走弱帶動國內原油期價下滑,但相對來說,國內石油需求要好于歐美市場,這對國內原油價格還會有一定支撐。
王瑩同時表示,今年國內出行旺季對成品油的需求預期不明顯,加之匯率波動造成內盤原油期價偏強。對于短期外盤原油走勢來說,基于供應兩端矛盾暫未解決,當前庫存處于低位考慮,中長期來看,國際油價仍有反彈可能。“不過,美聯儲也將通過持續抬高借貸成本打壓經濟增速形成的需求下滑預期,后期原油也同樣存在大幅下跌風險,相關企業應當做好預期管理,通過套期保值鎖定利潤,避免系統性風險。”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建議涉油企業做好風險管理。從趨勢上來看,原油未來大幅波動概率較大,對于擁有石油庫存的企業來說,可利用原油期貨進行賣出保值對沖庫存貶值風險,短線原油趨勢性不強,建議企業降低套保頭寸,避免持倉損失。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關鍵詞: 國際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