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甲醇主力MA2301沖高回落后有所反彈,如下圖所示,甲醇 2301 期貨合約周線最高2783元/噸,最低2693元/噸,周上漲9元/噸,漲幅0.33%。不過現貨價格明顯反彈,上周內蒙周度均價2481元/噸,山東周度均價2800元/噸;太倉周度均價2704元/噸;中國海關甲醇日度到岸價為293美元/噸。
圖1. 近期甲醇期貨價格走勢
(相關資料圖)
來源:博易大師
到今年年底,預計我國甲醇產能從9400萬噸增長至1億噸,增長6%;全年總產量大概率突破7100萬噸,或達到歷史最大值。上周我國甲醇生產負荷小幅回升,至9月15日,煤制甲醇裝置開工負荷為 69.6(+0.7)%,天然氣制甲醇周度開工率為53.78(+0.37)%,焦爐氣制甲醇裝置開工率為63.81(+1.08)%,如下圖所示;上周新增檢修裝置有陜西黃陵,前期檢修裝置中,青海中浩、內蒙古東華、奧維乾元、和寧化學、中新化工等裝置仍在檢修中。涉及檢修裝置共五家,影響產量 3.94萬噸。
圖2. 我國國內甲醇開工情況(%)
來源:同花順
近日港口延續去庫,內地企業庫存窄幅波動。本周船期到港在25.2萬噸。據卓創資訊,九月下半月沿海地區進口船貨到港量在55.3-56萬噸,其中江蘇預估進口船貨到港量在 22.35-23 萬噸,華南預估2.1-3萬噸,浙江預估20.65-21萬噸,,內地預估仍有10.2萬噸進口船貨到港。至9月15日,國內甲醇港口庫存 88.5(-5)萬噸,其中江蘇港口庫存 53.6(-0.1)萬噸,浙江港口庫存 16.6(-3.9)萬噸,廣東地區甲醇庫存 10.68(+0.86)萬噸,福建地區甲醇庫存 5.4(-1.6)萬噸,如下圖所示。本周港口庫存大幅回落,主要由于港口封航影響導致卸貨緩慢,整體需求仍表現偏弱,港口接貨量維持偏弱。從醇制烯烴(MTO)企業庫存來看,周MTO企業庫存大幅回落,企業利潤轉弱背景下接貨意愿大幅度走低。
圖3. 我國港口庫存情況(單位:千噸)
來源:同花順
近期下游烯烴裝置整體負荷回升,另因乙烯價格推漲導致港口外采單體優勢性趨弱下,港口部分MTO逐步重啟恢復,近期港口烯烴采買增多,且傳統需求同步回暖,甲醇下游需求環比改善。近期甲醛、醋酸等開工有所提升,在當前兩者利潤仍處虧損狀態下,需密切關注原料甲醇價格上移給予下游的成本壓力,“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需求需要數據驗證。至 9 月15日,國內醇制烯烴裝置平均開工負荷 74.72(+5.17)%,如下圖所示,山東兩套及安徽一套裝置重啟,國內 CTO/MTO 裝置整體開工提升;國內甲醛開工率 30.78(-0.07)%,二甲醚開工率 12.81(+0.81)%,國內 MTBE 開工率 54.46(-3.01)%,國內冰醋酸開工率 84.77(+1.57)%,DMF 開工率 68.28(+0.38)%。
圖4. 我國MTO開工(%)情況
來源:同花順
綜上所述,除供需基本面逐步修復外,本輪甲醇價格持續回升主要來自于國內貨幣政策寬松化、煤炭等能源價格偏強等外圍宏觀因素驅動。盡管政府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近期煤炭價格的上漲勢頭,并有意維持市場穩定。但是由于此次煤炭價格回升是市場因素的自然反應,如果政府不過度進行行政干預,尚不至于構成煤炭價格和甲醇成本的明確利空因素。另外伊核協議難產,伊朗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對我國的甲醇出口受到種種制約。
后半年我國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政策意圖十分明顯,金九銀十期間甲醇需求的改善或是大概率事件;原材料成本邊際上仍將影響甲醇估值支撐甲醇價格,短期后續仍有MTO回歸預期,或打開需求修復窗口,中短期甲醇價格或仍將震蕩偏強。
(文章來源:中衍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