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成交:PTA成交一般,基差偏強。貿易商逐步由正套頭寸向反套頭寸轉換,現貨市場拋貨壓力后期將逐步加大。
庫存:PTA廠家庫存中等,貿易商現貨庫存低。聚酯工廠目前PTA原料備庫水平大致在10-12天左右(中等)。織造工廠的坯布產品庫存高位,目前大致在1-1.5個月(偏高),原材料備庫水平7-10天左右,極低水平。
訂單:終端織造及加彈企業出口外貿訂單尚可,普遍接單量在20-30天,國內家紡和服裝內需訂單清淡,做內貿的工廠有轉型出口的需要,出口比例在不斷提高。
開工:聚酯工廠庫存壓力有所緩解,現金流修復,8-9月份開工有提升的預期,9-10月份開工預計是全年高點,但幅度預計不大。織造工廠開工同期低位(7-8成),加彈開工修復至近滿開工。
我們的觀點:PTA需求負反饋,成本坍塌,單邊逢高空,套利以反套操作為主。
第一:前期支撐PTA估值的成本端坍塌。前期上漲的最大驅動在于成品油帶動的芳烴價格上漲。近期油品需求出現萎縮,海內外芳烴價格泡沫破滅,PX估值將重新回歸,當前PXN仍有一定的壓縮空間。
第二:美聯儲連續加息、財政收縮格局下,海外零售數據已經出現疲態,紡服消費偏弱。2020年10月份開始的紡服產業鏈的需求復蘇最大的動力來自于歐美地區紡織品的補庫,而這一動力隨著美國紡服庫存數據的修復而告一段落。當前紡服內需處于淡季,終端訂單小而散,聚酯工廠仍需要靠減產來去庫存,意味著原料端PTA剛需持續偏弱。而貿易端,由于可以預見的四季度PX和PTA裝置大量集中投產,PTA供應將逐步過剩,PTA貿易商紛紛考慮拋售現貨,貿易結構當前正在發生逆轉。
第三:負反饋的終結條件是要看到需求的好轉。PTA在供增需減的模式下,需要通過跌價來吸引持貨意愿。而需求端,唯有上游環節進一步向下游讓利,帶動終端訂單好轉以及聚酯工廠開工意愿提升,才能逆轉當前的負反饋疊加成本坍塌帶來的PTA下行趨勢。
總體來看,PTA將快速進入供增需減的格局, PTA近遠月價差格局也將發生趨勢性逆轉。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