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傳統鎳與不銹鋼產業鏈面臨嚴重的產能和產量消化壓力,印尼鎳生鐵產能過剩已較為明顯,而國內不銹鋼需求的下滑也嚴重制約著產量的提升,該產業鏈對鎳元素價格的貢獻逐步呈現負反饋;其次,新能源汽車同樣面臨著電池成本的壓力,這種壓力向上逐漸傳導下對鎳元素價格貢獻也將受限。綜合來看,鎳元素從鎳(生)鐵過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呈現精煉鎳過剩,未來精煉鎳庫存不停去庫的局面會得到較大緩解,這或許也是LME現貨調期費保持貼水的主要原因,由此我們也判斷未來一段時間鎳價重心或將進一步下移。
(文章來源:光大期貨)
關鍵詞: 光大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