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禽流感再引爆市場關注 專業剖析肉雞和雞蛋_當前通訊

        時間:2023-03-13 21:09:41       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禽流感從2021年年底開始蔓延,席卷全球,持續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正值季節性高峰。在通脹加劇的大背景下,禽流感的空前蔓延再次給食品市場敲響警鐘,不斷推升全球蛋價和肉雞價格。禽流感導致的全球禽類產品供給側受損或將持續,對我國雞蛋和肉雞將帶來什么影響?市場上對我國肉雞供應的擔憂是否真的會兌現?

        一、全球各地禽流感疫情正值季節性高峰:

        導致此次禽流感疫情的病毒屬于H5N1亞型。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本次全球流行的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于2020年10月在歐洲開始爆發。截至目前,南美洲、亞洲、歐洲、北美、均已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


        (相關資料圖)

        根據WOAH的歷史情況來看,目前正處于禽流感爆發的旺季

        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美國,根據APHIS的數據,2022年2月8日至2023年3月6日疫情共波及美國47個州的約5900萬只養殖禽類和野生禽類。

        阿根廷農業食品衛生與質量服務局最新公布的信息顯示,2023年2月15日至2月28日期間,阿根廷衛生檢疫機構共檢測甲型H5禽流感疑似禽類感染病例177例,確診病例25例,疫情已經波及到八個省份。

        日本農林水產省稱,禽流感的爆發已經導致全國今年第一季度撲殺約1502萬只雞,創單季新高,撲殺蛋雞總數約1386萬只,占日本全國飼養總數的比例超過1成。

        土耳其媒體于3月2日的報道稱,土耳其阿菲永省和代尼茲利省(雞蛋生產之都)暴發禽流感疫情。2023年1月20日至3月2日,兩省已撲殺約650萬只家禽。

        二、 禽流感推升海外雞肉和雞蛋價格

        美國自2022年2月受禽流感疫情侵襲以來,雞蛋價格、肉雞價格一路走高。在2022年的12個月里,美國A級雞蛋從1月份的1.93美元上漲到了12月的4.25美元,上漲了212.3%2022年底美國肉雞價格從年初110.9美分/磅上漲到了123.50美分/磅,上漲幅度為11.36%。根據美國農業部報道,美國2022年雞蛋出口量為226.50百萬打,同比大幅下降42.3%。

        歐盟雞肉價格自今年初以來,一直保持高位水平,截至2023年3月9日,歐盟肉雞價格為€2.6/kg,同比2021年上漲35.63%,高于CPI上漲幅度(2023年歐盟1月的CPI同比上漲幅度為16.1%)。

        日本雞蛋價格數月以來持續上漲,2021年1月以來,日本雞蛋CPI上漲14.5%而同時期的CPI上漲僅上漲4.9%。

        臺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2023年3月5日宣布,自2023年3月6日起雞蛋批發價由原來的每臺斤(一臺斤為600g)52元(新臺幣,下同)上調至55元,產地價周四起由每臺斤42.4元漲至45.5元。

        三、我國大陸地區暫未爆發大規模禽流感疫情

        前年年底一直到目前,國內只有個別地方出現H5N1亞型病毒引起的零星病例,但并未引起大規模疫情發生。與歐美不同的是,我國長期采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強制免疫政策,所以歐美容易大面積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我國卻得以幸免,我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覆蓋率和免疫合格率都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四、對我國雞蛋和肉雞進出口影響

        海外禽流感使得中國出口鮮雞蛋量價齊升,但是據蛋商處獲悉,歷史上中國鮮雞蛋出口主要還是面向香港澳門,此次也不例外,因為歐洲、美國等各國對雞蛋進出口貿易有較為嚴格的檢疫和食品安全措施,同時雞蛋貿易通常面臨較短的半徑。鮮雞蛋出口數量在量級上相比中國的產量和消費量都仍太小,但是邊際變化仍值得關注

        中國出口雞肉數量也顯著增加。

        五、對蛋雞引種的影響

        由于我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規定,禁止動植物疫情流行的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進境。去年我國肉雞和蛋雞祖代引種顯著受到海外禽流感以及疫情停飛航班帶來的影響。

        2022年我國蛋雞引種量為7萬套,同比下降46%。但是我國蛋種雞的進口依存度并不高,根據上市公司公開資料,2020年末,我國當年新增的54.99萬套祖代蛋種雞中,國產品種占73.03%,國外品種僅占26.97%。我國主要從美國引種蛋種雞,根據禽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從美國引進祖代蛋種雞11.49萬套,占總進口量73%,加拿大引進祖代蛋種雞4.22萬套,占比27%;2022年中國從美國引進祖代蛋種雞40,160羽,占引種比61%;從加拿大引進祖代蛋種雞26,039羽,占引種比39%。祖代引種量到父母代存欄量沒有明顯相關性。據某大型種雞公司信息,目前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一年的父母代蛋雞都能滿足需求。預估引種受限不會對國內蛋雞表現影響。

        六、對肉雞引種的影響及肉雞價格的傳導

        (一)祖代引種影響及傳導

        在過去較長時間內,我國肉雞生產體系主要依賴國外引種,據《中國禽業發展報告》統計,2021年我國祖代白羽肉雞從國外引種的比例為89.4%,主要引種品種包括新西蘭的科寶、美國的利豐、AA+、羅斯308,引種主要來自美國(根據鋼聯數據, 2022年截至8月末,我國祖代種雞引種87%從美國引進,新西蘭和加拿大引種合計僅占13%)。這樣的情況在2022年出現改變,2021年12月3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圣澤 901”“廣明 2號”“沃德 188”3 個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標志著我國擁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打破了種源方面的國際壟斷。2022年8月26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自主培育白羽肉雞品種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五大措施加快“圣澤901”“廣明2號”“沃德188”等3個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根據卓創數據,2022年祖代更新量,國產三大品種占比51%。然而今年由于2月份開始陸續恢復引種,新西蘭的科寶又變成主要更新量的品種,這主要是由于雖然國產生產指標部分達到或超過國際水平,但是產業實踐中最終的性能效益與國外品種仍有一定差距

        海外疫情使得我國肉雞祖代更新量顯著下降,根據鋼聯數據,2022年12月份,我國種用雞進口量為1477噸,僅為過去3年同期平均水平的20%。根據卓創數據,2022年我國白羽雞祖代種雞更新量為84.28萬套,同比跌27.27%(見圖18)。這個祖代更新量缺口是否會反映到最后的商品代上呢?

        白羽雞育種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祖代種雞,一套祖代雞可以繁育出45-50套父母代種雞,大概在68周左右淘汰;第二代是父母代種雞,一套父母代雞可以繁育出120-130套羽商品代雞苗,父母代從祖代雞引種后大概96周左右淘汰;第三代是商品代肉雞,該品種種雞反應直接供給,是指經屠宰提供雞肉的商品雞。白羽雞產業鏈傳導,包含三代,不考慮換羽操作,從祖代引種到商品代初次出欄的時間通常為15個月左右。

        祖代雞苗到父母代存欄在產大致為13個月,去年引種受限的顯著影響發生在2022年4月以后(4月前也有所受限,如圖20),也就是如果傳導鏈條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通暢祖代對商品代有影響的話會在今年5月開始對父母代存欄產生影響,并對父母代存欄兩個月后的商品代存欄產生影響(我們發現數據上父母代存欄量與兩個月后的商品代存欄量相關性明顯,見圖16)。

        那么5月開始的父母代存欄究竟會不會表現出祖代不足的影響以及影響有多大?我們發現祖代更新量與13個月后的父母代存欄量有一定相關關系,如圖17和18,年度數量來看也有一定的相關關系。但是2020年祖代年度的減量并未造成2021年父母代存欄的下降,相反父母代存欄繼續增加,這是由于當年父母代雞苗價格較高,祖代換羽和延養情況較多。按照先例,2022年祖代更新量同比減少的27.27%的量可以通過延養和換羽彌補上缺口嗎?

        但是有關換羽方面,根據益生的公告,種雞能否換羽取決于種雞的性能,種雞的性能差,換羽后的性能通常也較差。種雞換羽會帶來生產性能的下降和配套的公雞不足,現在的換羽難度比之前更大。去年祖代的更新量中,國內自繁比例較高,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18-2021年國內自繁更新量占比在20%左右,2022年占比增至51%以上,共提升30個百分點。而根據產業信息了解到,國產品種的生產性能實際表現仍有待提高,因此可供換羽的種雞數量就更少。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2022年祖代肉種雞換羽量約占祖代更新量的20%左右,預估未來換羽不會超過此比例。因此依靠換羽彌補引種缺口并不十分可靠

        綜上,我們預估今年5月開始父母代種雞會明顯表現出祖代缺口的影響,并體現在兩個月后的商品代上,從而縮減肉雞供應,進而推動雞肉價格上行 (如圖27中除了2018年雞肉消費量還較低,因此出欄和價格均較低外,往后時間出欄量較低的年份基本對應價格較高,出欄較高年份對應價格較低)。

        不過,我們預估明年開始引種不足的影響將會消退,因為根據鋼聯數據,今年祖代引種情況整體好于去年,預計3-12月份將有36萬套美國安偉杰引進;3月份也將有一定的新西蘭科寶引進。

        (二)禽肉消費預估增長,供弱需強,肉雞價格下半年有望抬升

        近年來,隨著預制菜、外賣行業、健康飲食習慣的興起和發展,我國居民人均禽肉的消費數量和占比均顯著上升,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居民人均禽肉消費量為17.81kg,韓國為20.20kg,而我國2021年居民人均禽肉消費量為12.30kg,與日韓相比我國禽肉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隨著疫情的放開,禽類的人均消費量有望恢復增長,人口預估小幅下降,則總體禽類消費有望增加。下半年是傳統豬肉、禽肉、蛋類消費旺季,引種缺口疊加季節性影響,肉雞價格有望明顯抬升。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閱讀下一篇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