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視網消息:“新職傷”,是專門針對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勞動者出臺的職業傷害保障。7月1日,人社部等九部門決定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增加河北、浙江、山東等10個省份以及多個規模較大的平臺企業,“新職傷”保障的群體將大大增加。如今,新試點工作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新試點政策落地情況如何?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山東德州的貨車司機楊東東在貨運平臺上接單跑運輸已經兩年了。今年7月份,在為客戶搬貨時,不小心劃傷了小腿。
與傳統的商業意外險不同的是,“新職傷”保障無需個人承擔費用,全部由平臺出資,不區分全職與兼職身份。荊東東是北京的一名外賣騎手,不久前,被撞傷了右臂。在“新職傷”的保障下,不僅獲賠了醫藥費,還有相應的誤工生活保障等費用。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新職傷”7個試點省份累計參保人數1234.57萬人。 人社部表示,2027年,將探索將職業傷害風險較大、勞動管理強度較高的其他行業平臺企業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從制度上兜住新就業形態人員安全保障底線,實現參保人員、平臺企業雙受益。各地人社部門也因地制宜,加緊織密新就業形態人員的保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