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每縣至少建一所康復中心
全省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于全國中上水平
4月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日,省政府印發《河北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我省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于全國中上水平,每縣至少建設一所康復中心。
《行動計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指標,規定“到2025年,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于全國中上水平”。工作指標涉及27項,其中25項主要指標為國家設定指標值,結合我省實際新增2項主要指標,分別為“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和“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數”。增設“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目的,旨在通過開展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及時發現致殘兒童并給予早期干預,有力減少殘疾兒童的發生、發展;增設“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數”指標,旨在滿足困難重度殘疾人在家庭無障礙改造中的需求。同時,我省《行動計劃》將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指標中“產前篩查率”“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和“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3項國家規定的主要指標目標值適度提高,分別由國家設定的75%、90%、85%提高到85%、95%、90%。
《行動計劃》提出,2022-2025年,我省將開展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疾病致殘防控行動、傷害致殘防控行動、康復服務促進行動五大主要行動,針對遺傳和發育、疾病、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防控提出防控措施,工作涉及21項任務。
其中,在“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增加“提升公眾殘疾預防技能”相關內容,指導公眾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科學健身、規范就醫用藥等。
在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中,將“基因篩查先進技術”應用于出生缺陷防控領域。進一步擴大致殘性疾病篩查病種,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遺傳代謝性疾病、新生兒先心病和聽力篩查等納入篩查范圍”。加強兒童疾病和殘疾早期篩查及早期干預。建立新生兒疾病篩查、陽性病例召回、診斷、治療和隨訪一體化服務模式。做實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工作,大力推進兒童致殘性疾病篩查,建立篩查、診斷、康復救助相互銜接的機制,提升兒童致殘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能力。
在傷害致殘防控行動中,“強化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有效防范傷害致殘風險。
在康復服務促進行動中,提出“2025年,每縣至少建設一所康復中心,力爭每縣有1所縣級醫療機構承接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逐步提升基層康復服務能力和水平。(燕都融媒體記者 呼延世聰)
關鍵詞: 殘疾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