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天里的河北,滿眼生機活力。
實驗室里,研發創新只爭朝夕;企業車間,智能裝備大顯身手;廣袤田野,春耕春管繁忙有序……河北各行各業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擼起袖子加油干,燕趙大地處處呈現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相關資料圖)
即日起,河北日報推出《河北高質量發展新脈動》全媒體系列報道,多路記者深入基層、沉到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近距離感受河北高質量發展新氣象。敬請關注。
中國樂凱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競逐新材料產業賽道
從0到1,一張“感壓紙”的創新突破
“發色密度曲線達到產品設計要求,一致性好,新產品順利通過中試,可穩定批量生產。”
4月14日,保定樂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凱新材”)研發中心,伺服壓力機的測試模具緩緩抬起,施壓后的高壓型壓力測試膜顯示出紅色壓痕。公司副總經理臧立恒緊盯著電腦屏幕上起伏的發色密度曲線,臉上緊張的表情逐漸舒緩,露出興奮的笑容,“這意味著我們壓力測試膜實現了全譜系國產化。”
壓力測試膜,也稱“感壓紙”。別看它薄如蟬翼,卻是一種通過發色密度精確測量壓力分布、大小和平衡,以及產品接合部平整度、密封性的電子功能材料,廣泛應用于液晶顯示、半導體、電子電路、汽車、機械設備生產與檢測等領域。
隨著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質量,其在研發、檢測等方面的投入逐漸增加,壓力測試膜的市場需求也隨之擴大。然而,由于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壓力測試膜市場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市場空白,往往也是商機所在。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近年來,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樂凱”)一直深耕新材料領域,正加快從傳統的感光材料供應商向新材料系統服務商轉型,朝著產業鏈高端延伸。作為中國樂凱子公司,樂凱新材專注于功能性膜材料與耐候功能材料的研發與生產,致力于做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
2017年,一場從0到1的“卡脖子”技術攻關,開始在樂凱新材醞釀。
“我們對市場上的壓力測試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它的技術基礎是微結構、成膜、涂層,而這也正是中國樂凱多年積累的核心技術。”臧立恒說,技術路線相通,他們需要在配方調整和工藝控制上下功夫,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一張白色的聚酯薄膜,為何會在壓力下變成紅色?在顯微鏡下,記者找到了答案。
“你看那些密密麻麻排列的小泡泡,就是壓力測試膜發色的關鍵所在,我們把它稱作微膠囊。”臧立恒進一步解釋,將染料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膠囊中,并均勻涂布在聚酯薄膜上,當受到壓力時,微膠囊就會破裂,染料與顯色劑發生化學反應,紅色的斑點就會顯現出來。壓力越大,微膠囊破壞越多,發色密度越高,反之,發色密度越低。
微膠囊粒徑大小的正態分布、涂布工藝的精細控制、漿料分散工藝的流程設置……臧立恒和同事們要做的是從中找到符合產品設計的最優組合。
一次次地調整參數設置,一點點地測試、驗證、積累,研發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破壞性試驗,在不斷糾錯中增強產品性能穩定性,提高良品率。“創新是征程,也是苦旅,就像是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但我們很享受這種過程。”臧立恒說。
2018年,樂凱新材自主研發的中微壓型壓力測試膜成功上市,一舉打破國外壟斷,使該產品的國內市場價格下降了30%。
目前,樂凱新材已經開發出9種型號的壓力測試膜,掌握了不同壓力段所需的微膠囊制備、精密涂布等技術,同時對關鍵原材料實現了自主可控。2022年,壓力測試膜入選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競逐產業新賽道,搶占發展新優勢,樂凱新材是中國樂凱的一個縮影。
攤開中國樂凱的賬本,近年來年均超過10%的研發投入強度,正在轉化為新材料業務版圖的不斷拓展。光學薄膜、光學功能膜填補了我國在平板顯示產業鏈最前端光學級聚酯薄膜及材料領域的空白;印刷材料銷量連續4年超1億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材料躋身行業前三……截至2022年底,中國樂凱獲得各類科技獎勵312項,累計授權專利917項。以自主創新提升競爭力,為企業發展打開了全新空間。
掌握科技發展主動權,就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著力推動更多新材料國產化替代,中國樂凱正加快產品向全譜系延伸、市場向全領域開拓、業務模式向全系統解決方案邁進,努力成為世界一流新材料系統服務商,為中國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貢獻樂凱力量。”中國樂凱董事長侯景濱說。(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