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軋鋼廠棒線車間持續開展“我為企業降本增效獻一計,出一策,干一事”活動,引導干部職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積極實施小改小革,為企業降本增效注入新動能。
方圓改動促穩定保安全
陜鋼漢鋼軋鋼廠棒線車間加熱爐出爐輥道原設計為平輥,由于輥面寬度遠大于鋼坯寬度,因此鋼坯在進入粗軋機組1架前,于傳送過程中會出現左右竄動跑偏,導致無法正對1架進口導衛的現象。此類情況,輕則會撞擊導衛兩側導板,致使側板磨損較快,縮短使用壽命;重則將可能撞翻輥道蓋板或撞落進口導衛,引起堆鋼故障,產生較大安全隱患,嚴重影響軋線的安全生產。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棒線車間維修人員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發現只要解決了鋼坯在輥道內竄動跑偏的情況,就能解決此問題。隨后在大家的研討下,決定將出爐輥道平輥改造成V型輥,從鋼坯的運動的方向來限制其軌跡,有效防止了鋼坯在傳送過程中左右竄動跑偏現象。改造后的V型輥道回貨后,維修人員利用10月底系統停機檢修時間將V型輥安裝上線,復產后運行正常,確保了鋼坯能正對進入1架進口導衛內。
“小計小改不僅能挖掘維修人員的潛力,鍛煉大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推動分廠降本增效工作更上新臺階”該車間維修負責人說道。
據悉,此項改造后,每年可節約1架進口導衛備件成本約2萬元,并避免生產線堆鋼造成的停機事故,也進一步降低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
內外兼修提效率出成績
一直以來,棒線車間加熱爐懸臂輥道冷卻水主管道原設計為普通碳鋼材質,投產運行至今由于管道內外銹蝕較為嚴重,造成多處漏水的情況,對周邊電機、線路等電氣設備設施安全運行存在隱患。同時,因為原設計管徑較小,管道內積壓的銹蝕和冷卻水中的雜質較多,時常導致管道堵塞,從而使懸臂輥輥頭和輥軸冷卻不良,斷軸情況時有發生,較大的制約了鋼坯傳送節奏。
“此類問題不屬于專業性較強的范疇,但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并勤于動手才能將隱患止于源頭”總結會上,維修班長針對工作情況堅定的說道。
說干就干,棒線車間維修人員利用近期停機檢修時間,加班加點,將入爐懸臂輥道冷卻水主水管更換不銹鋼鋼管,并增加管徑,徹底防止管道銹蝕漏水和堵塞,從而排除了對周邊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隱患。改造后,經觀察懸臂輥輥頭和輥軸的冷卻效果良好,減少了設備故障,對生產節奏提速奠定了強大的基礎。(軋鋼廠侯陽)
(文章來源:海鑫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