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買了白酒和新能源的基金,最近每天都在虧,想想還不如買點小金飾,既可以當首飾戴,又能保值。”昨天,市民張琴葉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最新購入的一款金手鏈,“以前總覺得黃金沒有銀好看,現在就是一整個真香了!”
本周一,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時隔半年再次跌破2900點。
相對于股市的持續降溫,近段時間國內黃金飾品的價格則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穩定在500元/克左右。對此,不少消費者和投資者表示疑惑,當前黃金價格走勢到底如何?目前投資黃金仍然是筆賺錢的生意嗎?
(資料圖片)
一次買1克 90后成黃金消費主力
近期的股市大跌,讓不少90后、00后年輕人的關注點又轉向了黃金投資領域,其中就有一項今年年初火起來的理財方式——“買金豆豆”。
每顆金豆的重量為1克,價格隨金價波動,基本在400元左右。相比動輒10克、50克、100克的金條,金豆似乎對年輕人更為友好。記者走訪禾城金店發現,不少金店內的金豆已經成為熱銷產品,款式也各異。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購買金豆,一來金豆可以當零花錢存起來,需要時可以變現;二來相對于黃金飾品500元/克的高價,金豆的價格更加實惠,且不需要在購入的時候額外支付一筆加工費。”明牌珠寶(嘉興八佰伴華府店)店員吳燕說。
今年26歲的李雪畢業已經3年,現在一家律所做實習律師,她告訴記者,她和身邊的朋友每個月工資還算不錯,但每個月攢下來的錢寥寥無幾,幾乎成了月光族。很多不必要的開銷讓她無法攢下錢來,現在每個月買兩粒金豆成了她的生活目標。“拿到工資后就會來買金豆,買了金豆就會控制自己不要沖動消費。”她說。
對于年輕人來說,攢金豆的過程類似于定期投資,通過長期、穩定的投入也可以降低黃金價格波動的風險。吳燕向記者分享自己在和顧客聊天過程中的發現:“現在的年輕人開始注重理財,相比各類基金和其他理財產品,中規中矩的黃金更能體現穩定保值的優勢。不受產品類型所限,只看重價值屬性,年輕人也正是憑借這種新潮又務實的理財觀念,逐漸成為黃金消費的主力軍。”
“雙十一”即將來臨 黃金賣場現“掃金熱”
在“金豆豆”之外,黃金飾品也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寵。
連日來,嘉興八佰伴華府店一樓商場的老廟黃金、中國黃金、周大福等黃金專賣柜前,挑選黃金飾品的消費者不少,大多數人表示,剛好“雙十一”快到了,所以想來了解一下有沒有優惠活動。
10月28日,記者在走訪各大黃金品牌店后發現,目前大部分黃金品牌店已經提前開啟了“雙十一”特惠活動,黃金價格的優惠力度在每克減30元至70元不等,其他的黃金飾品價格折扣則在8.8折至9折不等。
“促銷的力度還是很大的,之前看上的手鐲,現在各種優惠和折扣加起來能便宜1000多元,太劃算了。”剛剛入手一款黃金手鐲的市民王裙感嘆。
對于消費者來說,光有折扣還不夠,款式和寓意也要有新意。
通過運用不同的工藝,將黃金打造成不同的形狀,不少黃金飾品還一度成為“網紅爆款”。“現在黃金飾品不僅款式多,工藝質量也好,還很有意義,比如潮宏基珠寶的一款‘鈴蘭花’吊墜,寓意‘鈴蘭花開、幸福歸來’,真的蠻靈的!”正在挑選項鏈的阿姨王滿琴說。
除此之外,轉運珠、生肖吊墜等黃金飾品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我們店里的轉運珠已經在一個月前就斷貨了,現在調貨也比較困難。”中國黃金(嘉興八佰伴華府店)店員滕臺娛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在意黃金飾品的寓意,所以像轉運珠這種寓意很好的小金飾銷量就比較好。
買金容易賣金難 黃金投資須謹慎
伴隨著“黃金保值”“買飾品順便投資”等說法的流行,“買黃金不是花錢,是攢錢”也成了越來越多買金人的口頭禪。
眼下,很多投資者在購買實物金的時候,會選擇直接去銀行購買金條,因為相比于黃金飾品,在回購變現的時候,金條的損耗更小。嘉興銀行零售銀行部私人銀行中心負責人朱李平表示,今年上半年,來嘉興銀行咨詢黃金投資的客戶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以投資金條為主。
不過,記者注意到,金條變現并不容易。大部分黃金銷售機構有一個共同特點:各家銀行、金店只回收自己制作和銷售的金條,不接受其他機構的黃金,還有部分銀行只銷售金條,不提供回購業務。
那么,黃金到底值得投資嗎?眾多投資黃金的方式中,哪一種才是最佳方案呢?
嘉興黃金投資分析師鄭翔分析認為,如果只是用于黃金投資的話,黃金飾品和金豆都不是理想的選擇。回購者需要將黃金飾品或是金豆制作成純度、形狀都符合市場標準的黃金,這中間存在消耗。此外,黃金品牌店還會收取加工費,這部分的差價也需要考慮在內。
“黃金飾品消費和黃金投資之間還是需要區分開來。”鄭翔說,盡管黃金投資相對而言更為保值,但也有一定的風險。“相比實物黃金,紙黃金(賬戶黃金)和黃金ETF可能更適合更多投資者,交易成本低、門檻低,通過銀行賬戶和證券賬戶就可以買賣。”
(文章來源:嘉興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