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暫停黑海谷物出口協議,進一步提振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亦使菜粕期貨市場跟隨走高。然而現貨菜粕的偏高價格,已經開始抑制需求,并且隨著冬季來臨,國內水產等養殖逐漸退市,后續進口油菜籽到港增加預期增強,預計短期利多影響有限,國內菜粕價格將逐漸轉向偏弱運行。
加拿大油菜籽豐收
(資料圖)
近段時間,加拿大作物產區天氣干燥,油菜籽收割已經接近收尾。上一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區出現天氣災害,其油菜籽產量降低到1376萬噸;本作物年度加拿大種植面積相對穩定,且天氣適宜,官方數據顯示,加拿大油菜籽產量將恢復到1950萬—2000萬噸,達到近三年最高水平。加拿大油菜籽的豐收,也令全球油菜籽產量自上年度的6900萬噸回升到7500萬噸,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國際油菜籽的價格。
進口數據明顯提升
過去的兩個多月里,國內豆粕、菜粕等現貨價格走高,飼料企業、貿易商在美國大豆等作物數據出現調減的狀態下,積極采購現貨。油廠壓榨利潤有所改善,加之加拿大豐收令其油菜籽價格下滑,我國四季度進口油菜籽的數量明顯提升。據統計,我國油廠已經采購了11月和12月船期的油菜籽30船,大約180萬噸,已經接近上一作物年度全年的185萬噸進口油菜籽的數值。如此龐大的油菜籽進口到港預期,自然會在未來利空我國的菜籽和菜粕市場。
庫存可能逐步回升
自今年3月份之后,我國油粕價格雙雙下滑,油廠壓榨利潤進入虧損狀態,這導致國內油菜籽加工廠開工率一直維持在10%—18%的偏低水平。因此,國內菜粕的現貨庫存自40余萬噸持續降低至8萬噸低位。不過,隨著后續進口油菜籽到港量的增加,以及油廠開工率的恢復,國內菜粕的庫存預計將在元旦前快速恢復到17萬—20萬噸,并有可能繼續升高。
水產養殖逐漸退市
雖然最近我國生豬等養殖效益大為改善,但各地企業對擴大生豬等養殖規模相對謹慎,尤其是近兩年玉米、粕類等原料成本居于高位,而國內的粕類需求相對穩定,養殖效益提升不大。從季節性看,隨著國內氣溫的降低,冬季的來臨,華北、華東等部分地區水產養殖已經退出市場,僅有的華南等地區水產養殖也將逐漸減少,這必將使菜粕等需求進一步縮減。需求淡季來臨必然會對菜粕的價格形成壓制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短期黑海地區農產品貿易暫停提振市場,但在國際油菜籽等油料供應改善的大背景之下,國際菜籽價格將逐漸面臨壓力。未來幾個月,我國進口油菜籽到港量增加將使菜粕供應改善,加之我國水產等養殖已經進入淡季,菜粕庫存有不斷升高的預期,預計菜粕價格或逐漸走弱。(作者單位:然厚商貿)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