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剛交易的時候,持盈比持虧難!
(相關資料圖)
當我們持倉浮虧的時候,會到處去找支持我們持倉方向的消息數據,去咨詢各路大神分析師,問問他們怎么看,反正就是不肯止損,一定要等解套,不到黃河不死心。
但是當我們持倉出現浮盈之后,反而慌了,這目標位在哪呢?到不到得了目標位啊!要不干脆止盈吧,不行,要是后面暴漲,那不就踏空了嗎?過一會浮盈出現回吐了,哎呀,早知道剛才止盈就好了啊!
之所以會這樣,我們之前從人性的角度做過很多探討,比如損失厭惡、律師機制和沉沒成本等等,但是今天我們想聊的是應對之策。
首先,一般當我們面對要不要持倉,什么時候止盈的問題時,自然會想到,如果能夠預測到行情的大致走勢,那這就都不是問題了!但這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或者即便我們努力去做,也可能效果不佳。
那么我們拋開對后續走勢的預測,就從操作模式的角度來談談常用的兩種處理方式:
01
分倉操作
當我們持有不止1手的浮盈持倉的時候,想止盈又怕踩空,那可以選擇折中的方法:先平倉止盈一部分倉位,留下部分倉位,做好保本設置,靜觀其變。后續如果行情持續走高,也能拿到趨勢利潤;后續如果盤面回落觸發保本價,也能落袋一部分利潤。
分倉操作的思路,是可以始終貫穿于我們的操作中的。我們常說:讓盈利奔跑,但是趨勢的行進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并且趨勢也終將有結束的時候,當我們既擔心踏空又擔心利潤回吐的時候,可以在一開始就把倉位分為“趨勢倉位”和“波段倉位”。
趨勢倉位目標是中長期的趨勢行情,我們需要配置較遠的止損位置,為市場的調整和噪音留有較大的容忍度。長期中這樣的頭寸可以帶來大額的趨勢利潤。
同時,我們配置一部分波段頭寸,進行相對頻繁的進出場,去適應市場的短期波動節奏。如果價格達到某些技術層面上的壓力位,可以將波動頭寸止盈。止盈后若盤面出現階段性的回調,并在支撐位附近企穩后,可以把已平倉的頭寸重新補回來。
所以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一開始交易的時候,就避免只做1手合約,通過分倉的操作方式,可以獲得更大的靈活性,避免持倉過程中的情緒糾結,從而提供總的交易成績。
02
跟蹤止盈
比方說我現在持倉浮盈已經到了100點,開倉成本是3000,還是又怕利潤回吐又怕平倉了踏空,那另一種折中的方法就是跟蹤止盈。我可以把止盈位設置在3050的位置,這樣如果盤面回撤,浮盈回吐,至少還能保留50點利潤。如果盤面繼續走高,浮盈擴大到150點,我就可以順勢將盈利點位往上移動到3010,也能保留跟隨趨勢利潤的可能。
跟蹤止盈其實就是鎖住利潤同時可能繼續擴大利潤的一種辦法。當我們使用跟蹤止盈這一種方法時,將會產生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設定獲利的底線,也就是當行情回撤到一定點位時就把所持品種平倉,獲取當初設定的利潤金額。另一方面,當行情繼續沿著我們盈利的方向變動時,我們所持倉位對盈利金額相應會不斷增加,當一筆投資獲利的時候不斷地根據行情變化調整止盈點位,這樣子就有可能獲得這次行情的大部分利潤。
當然怎樣調整止盈的點數和幅度是沒標準答案的,這需要根據行情的變化的幅度,根據個人風險偏好情況而定。例如:如果行情變化比較快的時候,我們設置止盈幅度也可以相應較大。如果我們獲利的資金較大的時候,那止盈的幅度也可以變動較大。如果我們的風險偏好比較高,那對止盈設置幅度也可以適當放大。止盈調整的具體比例,沒有標準答案。總的來說,利用跟蹤止盈,可以起到鎖定利潤并掙取獲得后續行情利潤的效果。
當然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是跟蹤止盈,它的一個前提是在盈利的情況下,那我們也可能會說如果虧損呢?如果虧損,其實只需要嚴格執行紀律,那就是也設定好一個止損。其實跟蹤止盈實質上也是止損范圍的一種,它止損對應的“損失”是已獲取利潤的“損失”。所有的止損操作都不容易做到,但使用跟蹤止盈這種方法,確實有機會獲取投資品種行情變動的大部分利潤。
每一個投資品在下一個交易日怎么變化,沒有誰能做到百分百確定的預測,但我們可以利用止損及止盈,幫助我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行情。
(文章來源:美爾雅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