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C+象征性減產的影響被盤面消化后,國際油價又因需求擔憂重回疲態。昨日,內盤方面,原油系集體跟隨成本端走弱,其中原油主力2210合約下跌3.38%收報于684.1元/桶,燃料油主力2301合約大跌5.93%,低硫燃料油主力2210合約下跌4.23%,瀝青主力2212合約走低2.61%。
【資料圖】
“昨日國際油價走跌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于市場對需求的擔心,無論是歐央行、美聯儲即將到來的加息,還是沙特大幅調低10月出口至亞洲官價的升水,都顯示市場對消費旺季過后原油需求的擔心。”申銀萬國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董超認為。
此前,在9月5日的聯合部長級會議上,OPEC+決定10月減產10萬桶/日,OPEC+意外減產帶動國際油價一度齊漲4%,不過此舉也被市場認為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同時,沙特阿美上調了10月份大部分銷往美國的石油價格,下調當月所有銷往歐洲地區的石油價格。俄羅斯能源部長稱,對該國石油進口設置價格上限將導致將更多俄羅斯石油運往亞洲。
董超表示,OPEC關于減產的決議意義重大,首先這是很長時間以來OPEC首次減產,顯示OPEC的產量政策不再是單邊上漲。其次在此次會議前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等主要國家都表態希望減產,說明這次減產的群眾基礎很強。此外,這也是對美國的一種表態,7月15日拜登拜訪沙特的成果將僅限于一次性的300萬桶原油。OPEC作為產油國同盟仍將以產油國的利益為主。最后在會后聲明中OPEC對未來的應對也留了引子。即如果美伊后期達成協議,OPEC會迅速增產以作應對。
“至于對油價的影響,單單10萬桶/日很難在目前的需求環境下推動原油上漲,但是此次會議表達了一個態度,即產油國不會接受90美元/桶以下的原油價格,也不接受美國的政治壓力。這一點對油價的托底作用會比較明顯。”董超說。
在海通期貨能化研發中心負責人楊安看來,油價走弱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市場風險偏好再次降溫,同時也是對OPEC減產的后續反應,OPEC月度會議上決定10月份減產10萬桶/日,盡管這向市場傳遞了非常強烈的信號,石油輸出國們不愿意讓油價進一步下跌,市場也相信OPEC有這樣的護盤能力。但如此的象征性意義的減產并不能改變油價疲弱表現,投資者已經很難再給予油價一個樂觀的預期,OPEC想要改變當前疲弱局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據了解,OPEC會后強調如果波動持續存在,OPEC主導國沙特阿拉伯可以隨時召開特別會議。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這一決定表達了我們的意愿,即我們將會使用所有工具。此舉也表明在支持市場的穩定和有效運作方面,我們將保持專注、先發制人和主動。”楊安表示,此舉說明石油輸出國不會容忍油價繼續大跌,這會讓試圖做空投資者有所忌憚。
“不過,OPEC產量管理從之前的緩慢增產以維持供應偏緊、油價強勢轉為需要通過減產來維持局面,這種預期管理的調整也意味著原油市場格局由強轉弱的轉變。”楊安說。
此外,楊安表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整體利好不斷強化美聯儲鷹派激進加息預期,美元大幅走強,大宗商品、股市等風險資產承壓,而歐洲經濟則受困于能源危機及持續走高的高通脹面臨衰退壓力,這樣的經濟表現利空原油市場,這也是為什么OPEC不得不站出來護盤油價的原因。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9月會議上會加息75個基點。對目前的油價而言,宏觀的弱預期已經計入價格,不過隨著預期落地或者后期更加激進的加息情況出現,油價可能進一步回落。”董超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