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連盤玉米更多是資金推動型,盤面持續維持升水結構,受資金高位獲利了結,5月合約受到基差修復的驅動,存在減倉回落風險。考慮到國內玉米自身缺口邏輯仍存,尤其是飼用稻谷投放后供給市場仍需要時間、進口玉米倒掛、小麥-玉米價差已不具備替代價值,年度矛盾仍未看到解決,后期大概率現貨仍有大幅補漲的可能,市場更多關注缺口邏輯矛盾轉為9月合約上面。
當前連盤玉米更多是資金推動型,盤面持續維持升水結構,受資金高位獲利了結,5月合約受到基差修復的驅動,存在減倉回落風險。隨著基差修復,現貨補漲、期貨減倉回調,5月基差有所修復。但考慮到國內玉米自身缺口邏輯仍存,尤其是飼用稻谷投放后供給市場仍需要時間、進口玉米倒掛、小麥-玉米價差已不具備替代價值,年度矛盾仍未看到解決,后期大概率現貨仍有大幅補漲的可能,市場更多關注缺口邏輯矛盾轉為9月合約上面。
但隨著近期國內疫情反復,尤其是吉林和山東的疫情,將會對玉米產區供給上量帶來具體沖擊,而深加工企業庫存水平仍然偏低,盤面短期交易更多需要關注疫情帶來的供給沖擊。需求端仍然持續低迷,豬價持續陰跌,養殖利潤持續虧損,但短期更多交易供給端的變量,而需求端的影響更多理解為養殖規模很難快速去產能,而飼料企業的原料采購也更多為維持低庫存運轉的“躺平”狀態。
對于飼用稻谷定向拍賣,筆者認為考慮到周度投放、拍賣底價、物流發運的因素,預計對玉米市場供給端形成有效替代的時間得到4月份以后。而今年的定向飼用稻谷拍賣,從拍賣到摻混、發運的周期也較長,因此能夠流向市場也是需要一定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周度投放的量級規模能有多大,才是關鍵。從時間的維度看,去年玉米在創歷史高位的過程中,飼用稻谷定向在2020年9-12月替代過程中,連盤玉米主力合約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突破前期歷史高位后,反而走出順暢牛市行情。
去年連盤玉米在1月份觸及新高后,有三大負反饋,小麥替代、飼用稻谷替代、進口替代。同比而言,目前小麥-玉米價差很難形成替代優勢,進口成本隨著CBOT玉米突破去年高點、貼水報價及海運費的大幅提升,當前進口成本已經超過南方港口的國內玉米價格,因此只有定向飼用稻谷替代才能有效補充國內的玉米缺口,因此負反饋的發酵仍需要時間積累,筆者預計更多將在三季度實現缺口問題的解決。后期預計國內玉米價格的頂部壓力是小麥替代,底部支撐更多考慮貿易糧成本及飼用稻谷替代。
策略方面,關注逢低買入09合約。05月關注基差回歸及盤面的減倉風險。考慮到外盤上漲帶動以及國內自身產需矛盾仍未解決,連盤上方空間已經打開,不建議輕易摸頂,投資者注意風險管理。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