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國司法和金融監管部門將“幣圈一哥”趙長鵬送上了被告席。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向芝加哥聯邦法院提交了起訴狀,指控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以及幣安CEO趙長鵬觸犯交易及衍生品相關的法律。作為期貨行業的主管部門,CFTC特別指控幣安在發行金融衍生品前,未依照法律在該部門進行注冊登記。除了趙長鵬和多個與幣安有關的實體外,在2018年至2022年擔任幣安首席合規官的Samuel Lim一同被列為被告。
(相關資料圖)
CFTC官網公布的起訴文件明確寫道,幣安從不遲于2019年7月起至今,在趙長鵬的指示和控制下,以及Samuel Lim故意提供的大量幫助下,勸誘及接受客戶訂單,接受客戶財產作為保證金,經營交易數字資產相關的期貨、期權、互換和杠桿零售商品的設施。這些數字資產是包括比特幣(BTC)、以太坊(ETH)和萊特幣(LTC)在內的商品。
CFTC認為,趙長鵬和Lim明知幣安的客戶位于美國,幣安需要遵循美國法律規定的注冊和監管要求,卻無視CEA的適用法規,同時參與有計劃的監管套利策略,謀取商業利益。
CFTC主要提到幣安有兩大罪行:一是幣安并未在CFTC注冊為可以收取期貨傭金的商家、指定的合約市場或互換合約執行機構,違法提供期貨交易、以及“非法的場外商品期權”,對業務監督不力,未實施“了解你的客戶”或反洗錢流程,而且反逃稅項目不完善。
二是幣安及趙長鵬等領導層指導客戶利用VPN掩蓋真實所在位置,在官方早已禁止未提交身份和所在地證明的客戶交易后,還允許這類客戶在幣安的平臺交易,并且指導與美國有關、屬于最終受益者的VIP客戶、以及控制交易決策、交易算法和其他資產都位于美國的關鍵員工,以新成立的殼公司的名義在幣安開戶,規避幣安自己的合規管控。
CFTC的起訴文件指出,幣安在培養美國地區的客戶群,卻為了牟利而無視美國當地適用的聯邦政府法律。幣安自己的文件顯示,2020年8月,幣安通過衍生品交易賺取費用6300萬美元,約16%的賬戶是由幣安自己確認位于美國的客戶所有。到2021年5月,幣安每月的衍生品交易收入增至11.4億美元。
CFTC在聲明中表示,在對幣安的持續訴訟中,該機構尋求沒收幣安的“非法所得”,對幣安處以“民事罰款、永久禁止其交易和注冊的禁令,以及針對進一步違反CEA和CFTC規定的永久禁令”。但聲明未提到具體處罰金額。
CFTC正式起訴幣安后,幣安公司和趙長鵬都未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趙長鵬個人推特賬號發了一個數字4,疑似引用他年初發布的2023年專注目標及建議的第四條作出回應,第四條的具體內容是:忽略縮寫為FUD的恐懼、不確定和懷疑消息、假新聞、惡意攻擊等(Ignore FUD,fake news,attacks,etc.)。
不過,幣安遭起訴對于數字資產領域的許多資深人士而言可能已經司空見慣了。這從一些加密貨幣價格的波動中可見一斑,CFTC周一在芝加哥聯邦法院提起訴訟后,代幣價格最初下跌,但很快就穩定下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縮減了跌幅。
周一當天CFTC公布起訴后,加密貨幣全線加速下跌。市值最高的比特幣(BTC)在美股早盤一度跌破2.67萬美元、部分平臺至2.66萬美元下方,創3月18日上上周六以來盤中新低,較亞市早盤的日內高位跌超1000美元、跌近6%,市值第二位的以太坊(ETH)盤中曾跌破1690美元,創3月17日以來新低,較日高跌超5%,但午盤都收窄跌幅,比特幣重上2.7萬美元,以太坊重上1700美元。
量子經濟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ti Greenspan表示,加密貨幣價格下跌是“對這一消息的一種下意識反應”。他補充說,考慮到代幣價格高于50天平均水平的幅度,這種回調并不那么令人驚訝。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