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中下旬,東北地區大豆價格重拾跌勢,大商所一號黃大豆期貨跌破5000元/噸關口,疊加CBOT大豆價格下滑,港口進口成本下降,需求步入淡季,在多重利空的施壓下,市場信心缺失,南方國產大豆市場行情預期僵持偏弱。
東北地區多數收購主體將于4月30日停止收購,這一消息使得當地市場心態發生明顯變化,部分擔心收儲結束后出貨難度加大,且當地已經陸續開啟春播,基層種植戶售糧積極性明顯提升,而收貨主體較為謹慎,出貨壓力明顯增加,帶動市場價格重心走低,東北部分區域周內跌幅在0.05元/斤左右,且仍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
在東北地區現貨價格下滑的同時,大商所豆一期貨價格亦跌跌不休,截至21日收盤,國內豆一期貨價格已經跌破5000元/噸關口,這也是2020年10月底以來豆一主力連續合約首次跌破這一關口。盤面期價的破位下行也使得大豆現貨市場對于后期行情預期進一步降低。
與此同時,截至4月中旬,國內主要產區余貨比例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東北來看,從3月中旬開始的收儲使得當地余貨比例下降速度加快,但由于今年基數相對偏高,在收儲基本接近尾聲的態勢下,東北產區余貨比例較往年仍顯偏高,且數量高于往年同期;而南方產區來看,余貨比例亦明顯高于往年同期,余貨比例的偏高使得后期貨源轉化的時間周期將會拉長,且壓力逐步后移。
此外,從外盤市場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價下挫,使得進口成本降低。雖然阿根廷的減產力度仍有加強的可能,但巴西大豆產量創歷史新高的預期正在演變成現實,豐產的壓力使得外盤大豆市場承壓明顯,CBOT大豆期貨收盤價格弱勢下行,4月中旬活躍合約期價更是跌至1450美元/蒲式耳以下。美豆價格的走弱使得國內大豆到港成本預估價格降低,截至4月21日,預估成本價格跌破5000元/噸關口。
綜合來看,當前大豆下游市場需求面偏淡已經成為常態化表現。且隨著氣溫的回暖,后期南方產區大豆存儲條件變差,預期部分產地經銷商為后期收購菜籽及小麥騰出資金及庫容而選擇降價出貨。疊加東北及進口貨價格下滑,市場信心缺失,銷區及下游工廠拿貨積極不高,預計南方產區大豆行情或呈現偏弱走勢。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