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05合約作為甲醇品種的主力合約,對應的時段是每年的2~5月份,這期間裝置的開工常表現出分化的特征,供應有增有減有平,春節需求回落明顯,開春需求回升緩慢,從而,05合約的行情主要取決于供需互相之間的節奏配合。
相較而言,02合約并非甲醇品種的主力合約,但因其所對應的時段為12月初~1月下旬,基本處于冬季及春節長假前夕,具備較強的特殊性,從而成為值得關注的非主力月份合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文在傳統的主力價差策略外,進一步聚焦非主力合約與主力合約的價差走勢研究,具體對2-5價差策略的可能應用路徑展開深入討論。
一、歷史場景
回溯歷史,甲醇的02合約在歷年的12月份基本呈現先揚后抑的價格行情,1月份延續弱勢。其背后的邏輯如下:
1、在12月上旬,主力逐步由01移倉換月至05,市場對05的未來良好預期同步體現在02合約上,引致02合約在12月上旬的漲勢;
2、12月中旬后,主力移倉完畢,市場聚焦05合約,此時02合約作為近月合約則回歸到產業現實邏輯,對應12月下旬~1月份的時間段屬于春節行情,節前降價排庫、下游需求走弱疊加冬季本身的寒冷天氣影響,導致02合約逐步走弱或至少震蕩走弱。
相較而言,05合約雖然也會在12月內有先抑后揚態勢,但總體維持漲勢,并且會延續至1月份,這事實上反映的是市場對開春后產業復蘇的期待。
從2017-2022年的數據統計來看,過往的6年間甲醇02合約在12月、1月的價格平均波幅分別為1.83%、0.20%;甲醇05合約在12月、1月的價格平均波幅則分別為2.88%、3.87%。
對比而言,甲醇02合約在12月~1月內相對于05合約的弱勢,顯而易見。這構成了甲醇2-5價差策略的底層邏輯。
進一步來看,如圖3所示,歷史上,2-5價差在12月~1月上旬整體呈現震蕩或收窄的走勢,難言強勢。
二、當下情境及未來推演
當下的甲醇產業極端弱勢,傳統下游正值冬季淡季,烯烴裝置的停產檢修消息也陸續確認,特別是江蘇斯爾邦因為盛虹的大煉化投產而于12月1日宣布檢修不再接貨,是標志性的近期事件。另一方面,供應端的新增產能如寧夏鯤鵬、寧夏寶豐等的投放預期大概率在12月份兌現,港口進口在12月或也有增量。從而,產業供需層面的弱勢難改。
相較而言,宏觀層面的影響更為積極,無論是疫情政策的大范圍寬松還是年底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在增強產業及投資者對未來國內市場的信心和向好預期。本文認為,這將在主力換月后集中映射到下一個主力合約MA2305上,引致其出現相對強勢的局面。
相較而言,對于當下及未來的一段時間,02合約的走勢可能有分化,具體或有如下2種推演:
情境1:弱現實除了繼續影響01合約外,也同步映射至02合約的走勢上,換言之,MA2302的走勢邏輯繼續遵循產業現實,偏向弱勢;
情境2:01合約換月前后,市場對宏觀的向好預期不僅推漲MA2305合約,甚至提早反映在MA2302合約,換言之,MA2302的走勢邏輯遵循宏觀預期,偏向強勢。
如果按照情境1發展,即02弱05強,那么2-5價差走弱的未來確定性顯然較強;
如果按照情境2發展,即02強05亦強,那么我們進一步認為,02大概率強不過05,畢竟05作為下一個主力合約,承接了絕大部分和更多的資金及期待,從而,2-5價差有望因漲幅差距而被動下沉。
綜上所述,我們審慎地判斷,2-5價差策略在12月內甚至1月上旬,具備相對不錯的應用空間,值得期待。
同時,對于可能的風險,我們認為主要在于階段性的宏觀事件,如美國非農數據大幅不及預期、原油價格因為歐盟限價或歐佩克減產等政治變化有異常的向上大幅抬升,以及即將到來的美聯儲年內最后一次加息結果大幅低于預期。
(文章來源:中原期貨)
關鍵詞: 中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