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農歷兔年首個交易日,國內農產品期市迎來“開門紅”。其中,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白糖期貨主力合約2303領漲農產品市場,漲幅超3%。春節期間,海外原糖期價漲幅同樣居于農產品期市榜首,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主力3月合約向上沖破21美分/磅壓力位。業內人士表示,原糖利多驅動來自印度減產傳聞,而國內白糖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息息相關,兩者呈現正相關性。
1月30日,鄭商所白糖期價領漲國內農產品日間盤期貨市場。截至15:00收盤,鄭糖主力合約2303上漲3.19%,報5856元/噸,刷新開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現貨市場上,廣西昨日新糖報價(不同廠內提貨價,含稅,下同)提高至5760至5790元/噸,較春節長假前的報價提高約150至160元;云南昆明市場新糖報價提高至5710至5720元/噸,較春節長假前的報價上漲約140至150元。
海外市場方面,春節假期期間,ICE原糖期價大幅上漲,全線合約錄得5連陽。其中,ICE原糖期貨主力3月合約向上沖破21美分/磅壓力位,盤中觸及一個月以來的新高21.03美分/磅,僅略低于去年12月創下的6年以來新高,周內漲幅累計超6%。
國內外白糖期價為何聯動大幅上漲?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內白糖“產不足需”的特性,進口糖是國內白糖缺口的主要補充來源。近3年以來,進口糖數量增加,進口依存度達到40%左右,再加上進口的原糖是國內加工糖廠的主要原料,因此,國內白糖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息息相關。
“原糖更多的利多驅動來自印度的減產傳聞。”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首席研究員田亞雄分析稱,此前市場對印度增產預期太滿,近期有關其減產的傳聞對盤面的擾動升級。據悉,占印度總產糖量三分之一的馬邦或因降雨提前收榨,最終產量預計為1280萬噸,低于此前預計的1380萬噸;印度整體的產量也面臨向下修正,意味著第二批食糖出口配額或不足100萬噸。印度第一批出口配額已基本用完,貿易流緊張的問題再度成為原糖定價的核心,在印度定價的時間窗口內,預計原糖價格繼續維持強勢,直到巴西開榨集中供應原糖之后。
“春節假期后,國內進入榨季高峰和消費淡季,庫存壓力較大,盡管暫時缺乏內生驅動,但是在原糖價格持續處于高位波動、市場情緒好轉的背景下,鄭糖有望出現上漲行情。”田亞雄說。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