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件:公司2023Q1收入下降,盈利能力暫時承壓。4月25日,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6.47億元,同/環比-39.27%/-29.37%;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環比-52.01%/-22.33%;扣非凈利潤2.28億元,同/環比-54.62%/-20.90%。
電解液單噸盈利接近底部,下游需求二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公司2023Q1電解液出貨2.3萬噸,單噸盈利約為0.2萬元,接近此前行業價格戰底部。除鋰價斷崖式下跌帶來的影響外,2023Q1下游需求偏弱,電池廠商去庫存情緒濃烈,拿貨謹慎,供需失衡導致電解液價格超速下跌。預計Q2下游需求有望恢復,供需平衡后電解液盈利能力將迎來拐點。
一體化布局降本,后續或以量補價修復盈利。單噸盈利:公司一體化布局完善,對新型溶質、溶劑、添加劑均有布局,預計隨著2023-2024年公司原材料自供比例的增加及低成本原料替代效應,電解液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產銷量:本輪電解液超速下跌,行業盈利能力承壓,加速低端產能出清,競爭格局邊際向好。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享受下游市場高增長,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2023年底產能預計擴充到27.5萬噸,滿足動力市場高增量,儲能市場高增速增長,公司后續或以量補價修復盈利。
有機氟化學品國產替代機遇來臨,公司有望迎第二增長曲線。公司目前生產經營的有機氟化學品主要為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細化學品,研發及生產的技術門檻高、附加值高,下游應用廣泛,毛利率高。長期以來,全球有機氟化工業務由國際巨頭3M把控,但3M由于環保問題將于2025年底前逐步退出有機氟化學品生產,對應市場空間接近百億。公司作為國內有機氟化學品先驅,2022年底已有產能5161噸,在建產能2.2萬噸。預計2023Q1公司氟化工產品出貨量超1000噸,貢獻歸母凈利潤1.6億元左右,同環比持續增長。隨著國外巨頭退出,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公司有望迎來第二增長曲線。
投資建議:考慮公司行業龍頭地位,同時有機氟化工業務受益于海外龍頭停產,有望帶來新的增長點。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101.73/133.69/181.04億元,同比+5.30%/+31.42%/+35.41%,公司2023-2025年歸母凈利潤為15.20/20.28/30.32億元,對應當前P/E為24x/18x/12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需求波動風險;電解液廠商競爭加劇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