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大宗商品和外貿市場,全國政協委員、物產中大副董事長張波持續為行業和企業發展建言獻策。今年全國兩會,張波提出了有關營造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企業經營稅務環境、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場所創新交易模式“先行先試”、支持大宗商品供應鏈的外貿政策、深化長三角油氣市場化價格機制、促進二手車出口市場發展等五項建議。
一般情況下,大宗商品貨物體量大,供應鏈服務商之間的合同金額較大,但服務利潤微薄。張波發現,這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稅務困境,極大地影響著其成本。張波提出了關于更好營造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企業經營稅務環境的建議,具體包括:優化印花稅稅目稅率設置,進一步兼顧公平與效率;集中明確征稅范圍,完善印花稅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相關稅制,實現稅務風險源頭管控,完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減少稅務風險在供應鏈蔓延的可能性,保護下游合規經營企業;匯聚監管合力,提高不法企業稅收違法成本。
張波還提出了三個更好支持大宗商品供應鏈的外貿政策建議:高標準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支持做強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加大國際貿易金融支持力度。
如何熨平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張波有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期貨套期保值交易,有效避免價格波動風險;二是鼓勵上中下游企業通過簽訂購銷中長期合作協議等方式,共同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促進成本最小化;三是相關實體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生產經營的風險管理,加大技術改造和升級投入,善于利用各種手段做好風險預判和預案,抵消成本上漲的影響。
張波表示,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模式還需要創新,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場所創新交易模式先行先試。
具體到實施上,張波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探索試行集合競價、電子撮合、連續競價、做市商等交易方式;參照貨物期貨的征稅辦法,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進而提升交易活躍度,增強交易場所的資源配置能力。二是建議與國際交易市場相關法律接軌,加快制定出臺《期貨法》,配套現貨交易場所的法律法規,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法治環境,完善國際投資者參與境內大宗商品交易的配套法律法規,推動交易場所國際化發展。
除了提出有關大宗商品市場的提案外,張波還提交了關于深化長三角油氣市場化價格機制的建議、關于更好促進二手車出口市場發展的建議。張波建議以長三角地區為試點,推動深化長三角地區油氣市場化定價,提升我國在油氣市場價格影響力。具體建議措施包括:在保民生前提下深化油氣市場化價格機制;探索長三角地區LNG天然氣市場化價格機制等。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