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25日收盤,焦煤2301合約下跌3.96%,收1966.0元/噸;焦炭2301合約下跌1.78%,收2566.5元/噸。黑色板塊全線下跌,其中焦煤領跌,焦炭、鐵礦石、成材跟隨下跌,鋼廠利潤隨著黑色板塊震蕩,當前黑色領跌可能是9月數據顯示終端需求向好速度不及預期和國內反復的疫情共同作用的結果。
就基本面而言,需求端,隨著節前政策利好,成材需求有回轉跡象,同時根據9月統計局數據,9月基建投資當月同比增長10.5%,制造業投資當月同比增長10.7%,對終端需求有部分提振作用,鐵水產量和高爐開工仍處相對高位,疊加焦化廠和鋼廠焦炭庫存仍處于歷史低位,焦炭需求堅挺。然而由于焦化廠和鋼廠利潤持續走低,部分鋼廠限產以減少虧損的發生,下游需求受到高爐持續開工的影響,仍較為堅挺。
供給端,主觀上,頻繁的安全檢查致部分煤礦停工自查,加上國內供暖季的到來,各省市進入冬儲期,市場上流通的煤炭量減少;客觀上,山西、內蒙等國內零星疫情,制約煤礦開工,增加煤炭運輸成本,疊加焦企虧損及第二輪提漲擱淺,焦企開工積極性不高,引發供應緊縮。進口方面,進口蒙煤通關不及預期,但會議結束后,今明兩天停產煤礦陸續開工,預計供應緊縮局面將好轉。
庫存端,焦企、鋼廠利潤走負,產業鏈利潤結構化不均。受到焦煤、焦炭市場價格上漲和疫情導致運力不順暢的影響,洗煤廠、焦化廠缺乏原料煤,被動去庫以維持生產,港口庫存亦順勢向下游轉移,當前雙焦總體庫存仍處低位,預計本周開工復產后有小幅回升。
焦煤、焦炭作為黑色產業鏈中的原料端,對產業鏈的終端需求和政策力度的邊際效應是可觀的。9月經濟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有所回升,地產投資仍處于降幅中,但降幅有所收窄,地產新開工施工跌幅收窄,銷售數據環比有所提升,究其原因,是地產小幅回款和政策扶持初見成效的結果。從資金來源看,8月底,國常會追加了3000億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億的專項債結存限額,進一步拉動銀行配套貸款向需求疲軟方向流動。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4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1.5%,同比高0.3個百分點,均在9月經濟數據中得以反饋。中央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下調LPR、超56城放寬限購政策、增加購房補貼等政策性工具包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本次經濟下行壓力并非僅限于國內,疫情、加息、恐慌導致的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衰退導致市場情緒回落,信心不足。煤炭作為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頭把交椅,也是我國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進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和優化的燃料,國家能源局明確2025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的水平,表明了對碳達峰的決心,短期內煤炭仍取決于終端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長期內煤炭將與清潔能源共同肩負碳達峰的重擔。
圖1 247家鋼鐵企業利潤情況&高爐開工率 | 圖2 獨立焦化企業噸焦平均利潤 |
數據來源:Mysteel、國海良時期貨研究所 | 數據來源:Mysteel、國海良時期貨研究所 |
圖3 焦化產量&鐵水產量對比 | 圖4 247家鋼廠企業高爐開工率&盈利率 |
數據來源:Mysteel、國海良時期貨研究所 | 數據來源:Mysteel、國海良時期貨研究所 |
(文章來源:國海良時期貨)
關鍵詞: 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