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為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流動性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導商業銀行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向優質房地產企業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
這是繼1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金融16條”后又一樓市利好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有助于提高預售資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房企的流動性壓力,同時有利于實現“保交樓,穩民生”的目的。
【資料圖】
《通知》指出,監管賬戶內資金達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規定的監管額度后,房地產企業可向商業銀行申請出具保函置換監管額度內資金。商業銀行可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充分評估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財務狀況、聲譽風險等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決策,與優質房地產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房地產企業可向商業銀行申請出具保函置換監管額度內資金,保函置換金額不得超過監管賬戶中確保項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資金額度的30%,置換后的監管資金不得低于監管賬戶中確保項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資金額度的70%。
在風險防范方面,商業銀行要通過保證金、房地產企業反擔保以及其他增信措施,防范保函業務風險,按要求計提風險資本,提取風險準備。一旦出現墊付,出函銀行要及時向房地產企業采取追索措施,保全債權安全。
《通知》規定,房地產企業要按規定使用保函置換的預售監管資金,優先用于項目工程建設、償還項目到期債務等,不得用于購置土地、新增其他投資、償還股東借款等。房地產企業要按約定承擔監管賬戶內的資金補足義務,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充足。
《通知》同時要求,監管評級4級及以下或資產規模低于5000億元的商業銀行不得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通知》的發布和實施,將幫助優質房地產企業緩解流動性壓力,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下一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將密切溝通協作,聯合做好《通知》貫徹落實工作,指導商業銀行依法合規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就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對保函的額度和期限有什么要求?商業銀行開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應符合什么要求?如何使用保函?商業銀行應如何防范業務風險?房地產企業應履行什么責任?中國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并隨同《通知》下發。
14日收盤,地產板塊延續了11日的上漲態勢。A股125只地產股中,有84只收漲,其中6只漲幅達10%。港股方面,房地產板塊領漲,其中碧桂園暴漲45.54%,旭輝控股上漲9.68%,11月以來兩只股票均漲了3倍;龍湖集團上漲16.48%,從10月31日的底部算起也漲了3倍。
(文章來源:21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