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將在今年年底之前恢復“大豆美元”政策,鼓勵農民出售剩余的 2021/22 年度的大豆,以為央行帶來急需的外匯儲備。據悉,新“大豆美元”政策與在今年9月份對大豆出口實施的優惠匯率政策相似,在當地農民出口積極性被激發后,全球大豆供給可能將再次受到影響。
重建外匯儲備成為當務之急
(資料圖)
實際上,“大豆美元”政策是阿根廷政府外匯儲備緊縮背景下退而求其次的產物。
多年來,阿根廷一直在與高通脹作斗爭,從美元兌阿根廷比索的走勢來看,阿根廷本國貨幣從年初到現在貶值已接近60%,全球物價的飆升尤其是能源進口成本的上漲正在對其貨幣體系帶來嚴重沖擊。
數據來源:Wind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在高通脹水平下,農民將持有大豆作為對沖通脹的手段,因為許多人擔心在高通脹情況下本幣會進一步貶值。相比于在不利的條件下出售大豆,一些農民更愿意將手中的大豆儲存起來。顯然,這阻止了政府進一步增加外匯收入。
與此同時,阿根廷央行正面臨重建外匯儲備的挑戰,該國迫切需要美元來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債權人支付款項。
在9月份的出口優惠政策實施后,阿根廷央行的外匯儲備得到了明顯增長;然而,在大豆銷售旺盛結束后,出口再次停滯不前。由于政府無法承受貨幣的大幅貶值并且在9月的政策中嘗到了甜頭,因此新的以優惠匯率出售大豆的政策被再次推出。
數據來源:BCRA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新“大豆美元”政策優惠加碼
從阿根廷經濟部長塞爾吉奧·馬薩目前的表述來看,出口商在出口大豆后可以每美元兌230比索的匯率兌現收益,而當前官方匯率在165比索左右徘徊;同時,馬薩表示新的刺激政策預計將為政府至少籌集到30億美元。
對比9月的政策可以發現,政府對新的“大豆美元”政策優惠有所加碼。
9月的出口優惠匯率為每美元兌200比索,而當時的官方匯率約為每美元兌150 比索,這也反映出當前央行對于增加外匯儲備的壓力。
優惠新政或沖擊美豆出口及中國供給
在“美元大豆”優惠政策實施之前,阿根廷大豆的競爭力要弱于巴西和美國。通常,當地大部分大豆會由壓榨廠進行壓榨,并將豆粕和豆油用于出口,而未經壓榨出口的大豆比例較低,一般僅占總產量的15%,新的出口優惠政策的實施將直接對當前處于出口旺季的美豆帶來沖擊。
從2022年1月1日到8月31日,僅有170萬噸大豆出口在阿根廷政府登記,而在2022年9月,登記出口上漲至398 萬噸。雖然出口申報不需要列明目的地,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大豆中的絕大多數都將被運往中國。
考慮船期因素,阿根廷新的大豆出口增量可能對國內1月后的大豆供給帶來沖擊,并對遠月定價帶來壓力,這在國內豆粕1-5價差中也有所體現。
數據來源:Wind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不過,即使優惠政策可以刺激出口的積極性,但從阿根廷大豆的出口進度來看,相比于9月份,當前剩余的可供出口的舊作大豆可能十分有限。
數據來源:INDEC 中泰期貨研究所整理
截至今年10月份,阿根廷本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大豆出口約455萬噸,而阿根廷農業部在11月對于舊作大豆出口的預估為500萬噸。
即使阿根廷農業部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出口優惠政策對于大豆出口預估的修正,但在舊作減產及本國的正常消費需求下,本次“美元大豆”政策的影響力度可能要弱于9月。
另外,在新的出口優惠政策下,預計今年阿根廷農民會有額外的動力種植大豆,然而當地大豆播種開局在干旱影響下卻十分不利。
如果新作大豆因再次經歷拉尼娜氣候而出現減產,那么無論是未來出口優惠政策的持續性還是整個阿根廷經濟都將面臨新的沖擊。
(文章來源:中泰期貨)
關鍵詞: 大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