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南亞主產區處于季節性上量階段,供應趨勢性增加明確。國內雖臨近停割期,但指標膠陸續進入將使得供應端維持充裕。同時,終端市場恢復進度仍然偏慢,輪胎配套需求和替換需求偏弱。
10月,滬膠期價受制于供需偏弱的基本面呈單邊下行態勢,主力合約跌幅超過10%。然而,11月以來,在樂觀的宏觀氛圍中,滬膠期價一路反彈,但在資金博弈下,價格波動更加劇烈。
東南亞處于季節性上量期
(資料圖片)
目前,東南亞主產區處于向旺產季過渡的階段,供應端壓力逐步增加。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合艾原料市場膠水價格在44.1泰銖/公斤,較上月同期下跌2.9泰銖/公斤,較去年同期下跌13.9泰銖/公斤;杯膠價格在37.7泰銖/公斤,較上月同期下跌3.1泰銖/公斤,較去年同期下跌11.3泰銖/公斤。泰國南部主產區目前正值雨季,雖然降雨頻繁影響割膠工作,但對整體產量影響較小,原料產出供應增加。越南產區雨季結束,原料產出明顯增加,但由于3L膠生產利潤較高,刺激工廠采購原料積極性,原料收購價格上漲。
國內方面,11月底云南產區將陸續停止割膠。截至11月21日,云南膠水價格在110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300元/噸。目前替代指標已經下發,隨著指標膠陸續進入,供應預計仍維持較高水平,預計原料價格繼續上行空間有限。海南產區近期受天氣影響,割膠工作受阻。截至11月21日,海南新鮮膠乳價格在115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300元/噸。近期濃乳利潤較差,原料膠水制濃乳與制全乳價差縮小,膠水分流到干膠廠增多,對全乳膠提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全乳膠倉單低于去年同期
庫存方面,截至10月20日,青島天膠保稅庫存和一般貿易合計庫存量39.3萬噸,較上期增加0.66萬噸,環比增幅1.71%。其中,保稅庫存小幅下滑,一般貿易庫存量增加,整體庫存維持小幅累積態勢。隨著東南亞產區旺季來臨,越南膠加工利潤較好推動產量增加,出口預期增多,整體庫存或有繼續增加的可能。
從交易所庫存來看,截至11月22日,上期所天然橡膠期貨倉單庫存114830噸,較2021年同期舊膠注銷后減少138770噸,但較2020年同期增加76720噸。近日,海南膠水收購價格快速上揚使得全乳膠交割利潤受損并進入負利潤狀態,但隨著滬膠期價大幅反彈,交割利潤得到修復。
終端需求恢復進度仍緩慢
從下游輪胎企業開工情況看,截至11月17日當周,國內半鋼胎樣本企業開工率為67.70%,環比增加7.48%,同比增加3.95%;全鋼胎樣本企業開工率為63.15%,環比增加9.03%,同比下降0.11%。隨著前期檢修企業開工逐步恢復至常規水平,國內輪胎企業開工明顯抬升。不過,當前終端需求恢復仍緩慢,輪胎內銷出貨未出現明顯改觀,外銷訂單也不佳,輪胎樣本企業成品庫存環比繼續增加。雖然近期市場對經濟活動恢復以及下游需求復蘇預期樂觀,但物流等貨運需求受限,加上消費和投資走低導致市場貨源大幅減少。當前商用車閑置率較高,輪胎的替換需求和配套需求依舊疲弱。
出口方面,10月國內出口新的充氣橡膠輪胎4119萬條,同比下降16%,環比下降0.44%。國內輪胎出口量自8月以來環比連續下降,在海外高通脹壓力下,外需已經有所轉弱,也給國內輪胎出口帶來較大壓力。
整體來看,東南亞主產區處于季節性期上量階段,供應趨勢性增加明確。國內雖臨近停割,但替代膠指標進入將使得供應端維持充裕。同時,終端市場恢復進度仍然偏慢,物流出行阻力依舊存在,輪胎配套需求和替換需求偏弱。另外,在海外高通脹壓力下,輪胎出口需求已經有所轉弱。目前輪胎企業成品庫存壓力持續增加,在成品庫存得到明顯去化之前,輪胎企業開工率提升幅度或有限。中期來看,天然橡膠市場仍受制于供需偏弱的基本面格局,但短期在倉單偏少憂慮下,資金博弈增加,價格存在短暫上沖的可能,但不宜盲目樂觀。(作者單位:瑞達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