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PVC和大宗商品可謂經歷了夢幻般的11月,上半程由人心思漲的預期主導,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邊際改善、疫情防控的邊際改善以及地產政策的邊際改善,驅動了大類資產的反彈之勢;下半程則由惶惶不安的現實主導,經濟數據的回落,疫情形式的嚴峻,美聯儲官員偏鷹的發言,市場的風險偏好又逐步降溫。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幻。與6月份相比,同樣是前面多頭打足了宏觀預期修正帶來的情緒,同樣是現實端壓力重重,最終壓垮了一切夢幻泡影。情節、場景、人物雖不盡然相同,但還是一樣的主線,撥開層層迷霧,好似又陷入了循環往復,又回到了曾經的“開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宏觀:美好預期還是羸弱現實?
11月以來,市場的風險偏好被各種預期主導,先是“小作文”引發的“傳聞牛”帶來的風險資產反彈,緊接著美國通脹低于預期進一步助漲了風險資產,后續“疫情20條”和“金融16條”的出臺則給市場帶來了右側確認的預期驅動。但故事講完后,基本面并沒有因此出現反身性,很多方面沒有發生實質性改善,進而無法支持風險資產的進一步上漲,即缺乏反轉的核心驅動。從前期壓制風險偏好而后又帶來預期邊際改善的三大因素來看,地產弱勢依舊(11月的月度數據從當下的形勢來看也難有太大期待);疫情來勢洶洶,帶來的影響仍然巨大;美聯儲官員近期發言也有鷹有鴿,市場整體預期和情緒降溫,風險資產也開始普遍回調。
這情境和6月如此相似,當時是基于5月底的萬人電話會議和6月初國內主要城市解除靜默給市場打足了預期的同時,大家又低估了美聯儲收緊的決心,5月底-6月上,大宗商品迎來了一波反彈。但隨后的現實卻給了多頭當頭一棒,需求狀況嚴重不及預期,隨后公布的各項數據均欠佳,疫情反反復復,海外進一步收緊的預期再起,大宗商品開始加速下跌。
雖然相似的劇情再次上演,但畢竟很多大宗商品已經經過了一輪大跌,像PVC等一些弱勢品種在絕對價格上也已經處于低位,這一次的“開端”到底是會一幀幀回望從前、劇情再次重演,還是就此破繭重生、開啟新的篇章我們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工業品的迷霧還沒有撥開,對于PVC等一些弱者恒弱的工業品,右側的黎明還未到來,上方的空間被進口窗口牢牢壓制,下方的空間雖不一定能破前低,但隨著能源及原料價格的回調,下方的支撐也會松動,逢高空配仍是至今PVC等一些工業品較好的選擇。
圖1 南華工業品指數
數據來源:WIND、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2
微觀:黎明將啟還是黑夜漫長?
從基本面來看,PVC依舊是化工品里最弱的品種之一,上周的PVC總庫存重回累積,也再一次確認了聚“綠”乙烯“弱者恒弱”的局面仍在延續。供應端,上周開工率環比回升+1.55%至69.59%,周產量約38.6萬噸,如無意外,本周隨著信發、魯泰、華蘇等裝置開工提升,PVC上游負荷將再次重回7成。需求端,上周表需僅為約36萬噸的年內較低點,臨近年底再加上疫情多發,后續需求很難再有較好期待,未來累庫趨勢難改。如果后面上游庫存壓力較大, 不排除會有大量的低價現貨出現來緩解庫存壓力。
進出口方面,2022年10月PVC進口量在2.92萬噸,出口量在9.66萬噸,環比減少9.47%,PVC鋪地材料出口32.71萬噸,環比減少11.3%。如無意外,11月的PVC原料及制品出口量因海外加息影響將繼續回落,進口改變不大,但12月開始前期成交的東南亞貨源將陸續到港,明年1季度則是美國貨到港,進口壓力激增。海外貨源價格優勢明顯,目前仍在陸續遞盤,在進口貨源被有效消化前,PVC上漲空間仍然有限,6000元/噸以上的位置仍然是拋壓極大。
目前PVC的驅動仍然是向下,累庫預期未改,上方空間至少在明年1季度前都被進口牢牢鎖死,下方的成本支撐不排除后續跟隨能源回落有松動可能。對于絕對價格已偏低,但又缺乏向上動能的PVC而言,黎明之前仍需等待,目前仍然是迷霧中一次又一次黑夜的無限漫長。
圖2 PVC總庫存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