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鎳極端行情再次上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倫鎳市場異動引發廣泛關注,僅半個月累計漲幅達到40%,而本周更是重演極端波動。周一盤中,倫鎳突然強勢飆升15%達到30960美元/噸的漲停板價,隨后自漲停板價快速回吐漲幅至27000美元/噸下方。周二倫鎳又暴漲至31275美元/噸,刷新6個月來新高,此后3個交易日又上演“高臺跳水”,至周五晚間最低跌至23900美元/噸,周內最大回撤超過20%。如此不尋常的行情不禁讓業內發出“靈魂拷問”:今年LME市場頻發異動到底怎么了?
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首席分析師江露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本周外盤鎳價的波動主要受市場消息刺激,周初市場傳出的“印尼一家鎳企發生爆炸”的消息刺激倫鎳價格大幅上漲,但隨后該企業表示只是調試過程出現的情況,令倫鎳快速回吐漲幅。在他看來,鎳價本身波動性較強且容易受消息面的影響,此次鎳價的大幅波動只是資金對產業端的預期反應,一旦市場缺乏炒作題材,價格又將重回產業定價。
方正中期期貨有色金屬研究員楊麗娜表示,倫鎳劇烈波動有一定系統性共振因素,一方面美聯儲加息放緩預期一度引發美元指數強勁調整,另一方面國內近期推出的措施強化經濟修復信心,市場需求預期得到改善,這均引發有色市場的共振修復。
“不過,從倫鎳市場自身來說,自從3月歷史性巨震后,倫鎳交易一直未能恢復到正常水準,成交量下滑至少三成,由于市場交易流動性不足,再加上LME鎳庫存持續創出歷史新低,市場對供給端波動敏感度提升,這使得未經證實的傳聞一旦發酵,市場有機可乘便引發劇烈波動。不過,隨著LME提高鎳的初始交易保證金并加強市場風控后,倫鎳價格也出現了顯著的回調。”
在楊麗娜看來,盡管在3月軋空風波發生后,LME實施了漲跌幅限制,但倫鎳的日波動仍然大幅加劇。作為生產商、消費商、實物貿易公司和投資者的參考基準,倫鎳合約價格的有效性令市場感到擔憂。她表示,當前倫鎳波動并不能代表產業的實際情況,實際上在3月份倫鎳市場異常波動之后,產業定價已經在努力調整之中,比如第二季度鎳的中間品定價已經有部分轉為一口價定價,或根據現貨基準報價,這也意味著倫鎳市場的定價影響力從實質上看已經有所減弱。
上海鋼聯不銹鋼事業部鎳系分析師樊見苑表示,倫鎳的異常波動在于流動性不足,導致少數人掌控大比例的頭寸。他認為,此次倫鎳價格的暴漲驟跌,不能代表產業內鎳實際的價值。同時這對產業參與者尤其是做外貿需在LME盤面保值的企業來說影響很大。
“今年以來,倫鎳已經出現多次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市場信心一再受到打擊,而這又會導致LME市場流動性再度降低,形成循環,關鍵還是在于LME自身要嚴肅交易規則、加強市場監督。目前倫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但若它一再透支信用,未來難免會有變數。”他說。
從國內來看,楊莉娜表示,雖然近期滬鎳價格與倫鎳存在聯動,但此次滬鎳波動并沒有倫鎳那么大,而且跟隨異常波動并不明顯,國內現貨價格調整也相對較小。她認為,由于目前倫鎳市場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定價,且國內日內交易時間與倫鎳交易沒有重疊,因此相關參與者應當盡量避免內外盤未重疊時間的套利交易,以免外盤異常波動帶來損失。
國信期貨研究咨詢部主管顧馮達向記者表示,目前仍存在海外市場極端波動傳導的風險,國內交易者應更理性地思考境內外大宗商品市場行情聯動的邏輯。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2021年,上期所鎳、銅、鋁、鋅等一系列有色金屬期貨交易量、實物交割量均居全球前列,同時上期所有色金屬價格能更多地反映國內乃至亞太地區供需,已作為部分中資企業有色相關產品貿易基準價,并廣泛應用于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在海外市場頻頻失控之下,他建議國內期貨行業也應抓住機會,加大產業風險管理培訓及市場定價推廣,以避免中資企業和相關機構再度陷入類似“倫鎳異動”所帶來的極端交易風險和困境。
鎳價遠期重心或將下移
楊莉娜認為,近期國內鎳價表現相對外盤平穩。一方面,鎳生鐵供需實質并未嚴重過剩,且礦價高企對鎳形成較強的底部支撐;另一方面,硫酸鎳供需緊平衡,也繼續支持鎳價偏高運行,但電解鎳在高價下需求有所轉弱。她預計,在低庫存、高成本和硫酸鎳偏強的情況下,鎳價整體仍會延續高位寬波動走勢,但繼續顯著大漲的可能性較低,一方面硫酸鎳原料供應繼續改善,另一方面電池下游控成本也會限制原料端漲價的程度。
江露表示,由于LME制裁措施并未執行,加之海外消息面炒作告一段落,供應及交割擔憂減輕使得鎳回吐漲幅。從產業面看,近期國內純鎳價格維持高位,導致現貨成交較弱;鎳鐵市場供需雙弱,受需求不振影響,鎳礦價格上行動力有限,同時下游鋼廠對鎳鐵的采購意愿較差。整體來看,他認為鎳價在缺乏利多消息刺激的背景下難有上行空間。
樊見苑認為,目前下游不銹鋼行業處在累庫階段,鎳鐵供應表現過剩,而在新能源方面需求尚可,硫酸鎳需求處于高位,但由于近期電芯廠減產導致硫酸鎳需求增速也開始放緩。不過,從中長期看,下游不銹鋼的需求仍然比較穩定,供應仍以鎳鐵為主,隨著印尼新建項目的投產,鎳鐵供應的主力或轉向印尼。而新能源方面的快速增長將會出現變數,明年新能源供需雙方博弈仍存,隨著未來硫酸鎳原料高冰鎳、MHP項目的大量投產,明年下半年開始鎳原料供應或轉向過剩。
從行業長期發展看,楊莉娜表示,未來鎳供應過剩與否仍需要動態判斷,就階段性來看,2023年甚至2024年鎳供應產能釋放會相對較多,鎳總量可能會出現過剩。展望2023年鎳價,她認為,隨著供需變化和結構性短缺問題的緩解,預期鎳價重心會較2022年有所下移。
“今明兩年,考慮到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較大、海外產業新能源轉型節奏有變,鎳價兩輪異動累積較大漲幅后,預計將有較大幅度的回撤。”顧馮達表示,目前印尼新建項目產能計劃龐大,預計鎳價將從二季度逼空導致的虛幻上漲模式中逐漸回歸基本面主導,印尼低成本的濕法和火法項目投產將大大抑制鎳價上漲空間,預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倫鎳價格或低于27000美元/噸,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未來鎳價將振蕩下滑至20000美元/噸以下。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