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進入尾聲,鐵礦石價格再度出現大幅回調,從國慶假期后的739.50元/噸跌至10月31日的收盤價606.50元/噸,短短三周的跌幅高達18.0%。在暴跌發生的同時,靜態供需面并沒有展現出明顯的矛盾激化,因此我們希望借助這篇報告探究此次暴跌的真正緣由,以幫助市場參與者更好地把握后期走勢的變化。
我們的邏輯與觀點:
當前的供需基本面并沒有展現出明顯的矛盾激化:上游的海外發運、港口的庫存累積、下游的需求走勢均還未體現出鐵礦基本面向“供寬需弱”態勢的轉變。然而在此次行情中,市場認為后期終端的需求將無法承接目前成材產量的高度,需要鋼廠主動減產修復成材供需關系,引發產業鏈負反饋交易。
根據近一年來兩輪負反饋交易的回顧,在鐵水產量尚未見底前,負反饋交易邏輯或仍將持續。
投資與操作建議:
鐵礦石價格下行的驅動仍未消失,同時也需警惕現實與預期拉扯之下,市場在交易預期差方面的博弈所帶來的反彈行情。
策略方面,建議空單繼續持有;現貨采購方面,可繼續觀望現實端的減產速度,等待負反饋邏輯印證后鐵礦現貨價格底部的顯現。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期貨)
關鍵詞: